予政府的優勢
Taler 提供問責制,以確保企業合法經營,同時也尊重公民的公民自由。Taler 是一個基於開放標準以及自由軟體的支付系統。Taler 於建立財務框架以及充當可信賴的監管機構時需要政府。Taler 在關鍵的金融基礎設施中為數位主權做出了貢獻。
應課稅
Taler 的建立主旨為打擊腐敗和支持稅收。有了 Taler,任何款項的接收者能夠被政府輕易地辨識,也能夠強制商家提供顧客接受的合約。政府可以使用這些數據根據企業和個人的收入向他們徵稅,從而打擊逃漏稅與黑市交易。
因此,儘管 Taler 提供了匿名服務予使用數位現金購買商品與服務的民眾,Taler 也確保了國家能夠觀察資金的流入。這可用於確保企業僅從事合法活動,而不會逃避所得稅,營業稅或增值稅。但是,這種觀察能力並未擴展到直接的個人領域。尤其,監控範疇不包括與可信賴的朋友和家人共享對資金的訪問,也不包括跨多個設備同步錢包。
安全的
Taler 的付款採用密碼保護。因此,發生糾紛時,客戶、商人和 Taler 付款服務提供商(交易所)可以在法庭上以數學方式證明其合法行為。Taler 嚴格限制財務損失,從而也改善了個人、商人、交易所和國家的經濟安全。
作為付款服務提供商,Taler 交易所必須遵守金融法規。財務監管和定期審核對於建立信任至關重要。特別來說,Taler 設計了一個獨立的審計員,該審計員檢查在交易所積累的加密證明,以確保誠實地對託管賬戶進行管理。這樣可以確保交易所不會因欺詐而威脅到經濟。
自由的
Taler 是基於公開協議標準的自由軟體。因此,Taler 將促進競爭,避免壟斷系統威脅當今全球政治和金融穩定。
高效率的
Taler 的設計十分有效率。不同於基於區塊鍊的支付系統(如比特幣),Taler 不會威脅到國家電網的可用性,也不會(顯著地)造成環境污染。
Taler 與法規
- 反洗錢 (AML)
- 使用 Taler,收入為可見的,且可以與雙方簽訂的合同綁定在一起。
- 了解您的顧客 (KYC)
- 使用 Taler 時,付款人和收款人各自的銀行帳戶都知道顧客何時提取或存放貨幣。
- 一般資料保護規範 (GDPR)
- Taler 通過密碼保護公民的隱私,並且默認情況下通過設計實施數據最小化以及隱私保護。
- 支付服務指令 (PSD2)
- Taler 通過公共 APIs 提供了開放標準,並為競爭激烈的銀行業做出貢獻。
Taler 提供隱私與責任
Taler 假設政府可以觀察進入和離開 Taler 付款系統的傳統電匯。自從電匯開始,政府可以獲得:
- 客戶提取的電子貨幣總金額。政府可以限制客戶在給定時間內可以提取多少數位現金。
- 任何商家通過 Taler 系統獲得的收入。
- 客戶與商家之間簽署合約的確切詳細信息。然而,此信息通常不包括客戶的身份。
- 客戶合法從交易所提取的數位硬幣數量、客戶錢包中尚未兌換的電子貨幣的價值、商家在交易所進行的存款操作的價值和相應的電匯詳細資訊、以及交易所交易費用的收入。